行測言語理解題:解釋說明之比喻的妙用
解釋說明作為選詞填空“出鏡率”較高的上下文關系之一,為選項所提供的線索類型也五花八門,但其中一種頗為有趣——比喻。比喻說來倒也不陌生,是我們的語言學習過程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之一。那么當它們在選詞填空中碰撞在一起時,會有什么樣的火花呢?接下來就讓我們來“一探乾坤”。
一、何為解釋說明
解釋說明是指上下文之間呈互相解釋互相說明的關系。它的定義只字片語,但既然上下文之間彼此解釋,那就意味著空意與對應提示是意思相符的,取與題干線索相近之意的詞即可。
二、比喻如何妙用
一種修辭手法,為了描寫得形象生動,用具有類似特點的一事物來比擬另一事物,分明喻、暗喻和借喻等多種。當題干的對應提示處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,那么在選項辨析過程中,我們就不僅僅要看詞語的意思是否符合,還可以通過是否有這種修辭手法的呼應作為二次篩選的線索。相較只有詞意相符的選項,“意思相符+修辭呼應”這樣兩者得兼的方為上選。道理已經說得明白,那接下來就通過一道題目帶大家小試牛刀。
【例】數學是世界各個地方、各個民族最先發(fā)展起來的精密科學。以《九章算術》為代表的中國傳統(tǒng)數學,同以幾何為代表的古希臘數學________,有如兩顆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東方和西方________。
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.各有千秋 交相輝映
B.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
C.半斤八兩 一唱一和
D勢均力敵,遙相呼應
【解析】A。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文段論述“中國傳統(tǒng)數學”和“古希臘數學”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,由此可知二者都有各自的光芒。A項“各有千秋”指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,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,符合文意。B項“平分秋色”比喻雙方各得一半,不分上下,側重比較,排除;C項“半斤八兩”指彼此一樣,不相上下,側重比較且色彩為消極,排除;D項“勢均力敵”指雙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,仍側重比較,而文段并無將兩者比較之意,不符合文意,排除。答案鎖定A選項。第二空。照應語境“璀璨的明珠”。“交相輝映”指各種光亮、色彩等互相映照,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,符合對二者“明珠”的比喻,詞意恰當。因此,選擇A選項。
那么,“ 比喻”在這方新天地的應用,你學會了嗎?
(責任編輯:李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