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測邏輯填空指點:巧用“對照詞”,解鎖相反相對的奧秘
在行測考試中,選詞填空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一個重要題型,但往往也是令考生們感到最為棘手的一類題型。為了在這類題型上取得好成績,除了需要豐富的詞匯儲備外,敏銳地識別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也至關重要。其中,一種常見的上下文關系就是“相反相對”。
“相反相對”關系指的是在文段中,前后文之間的語義為相反(例如:多一些真誠,少一些套路)或者相背離(例如:我很丑但我很溫柔)的關系。為了快速識別這種關系,我們可以關注一些特定的標志詞。這些標志詞就像是指南針,引導我們準確判斷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,從而在選擇填空時更加得心應手。今天,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在相反相對關系中如何運用“對照詞”,選擇正確的選項。
在考試中,比較常見的“對照詞”有:“少一些…多一些…”、 “要…不…”、“不能…而要…”、“并非…而是…”、“會…不會…”、 “只是…而不是…”、“打破…建立…”、“過去…現在…”。我們可以通過標志詞判斷出上下文為相反相對關系,正確選項應與提示信息語義相反或相對。下面通過一個例題感受一下:
【例】“該不該讓座”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,得區(qū)別具體情境具體分析,不能______但是,似乎可以形成如下共識:可以呼吁道德,但不能搞道德綁架。不能因為自己的“年齡優(yōu)勢”,就可以罵罵咧咧甚至大打出手,強迫人讓座;可以捍衛(wèi)權利,但要厘清權利的邊界,公交車座位享有權并不僅由“先到”法則產生,死不讓座沒有那么______。
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.妄加評判 義不容辭 B.非議責難 肆無忌憚
C.因人而異 順理成章 D.一概而論 理直氣壯
【中公解析】B。第一空,根據“得區(qū)別具體情境具體分析,不能……”和句意可知,此處與前文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”構成相反相對關系,所以此處表達的是不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。A項“妄加評判”意思是隨意進行評論,B項“非議責難”意思是指責、批評,C項“因人而異”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均不符合空義。D項“一概而論”意思是不分性質、不加區(qū)別地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。符合空義。驗證第二空,“理直氣壯”指理由充分,因而說話有氣勢,填入也契合文意。故本題選D。
通過上述例題,相信同學們已經對“對照詞”這類標志詞有了深刻的理解。我們在做選詞填空的時候,如果設空處前后出現了對照詞,我們能夠判斷設空處考察的是相反相對關系,我們要選擇與上下文相反或相對的詞語。那么大家要在備考期間多加練習,通過實踐來自己的解題準確率,爭取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!
(責任編輯:李明)